菲律賓禮俗面面觀
重禮和敬老
菲律賓人的姓名分別是教名、母姓首字母、父姓。他們喜稱職銜,如工程師、律師、教授等。握手禮最為常見,穆斯林人士相見時,常常雙手互握;握手時若免冠,則必須...
菲律賓人的姓名分別是教名、母姓首字母、父姓。他們喜稱職銜,如工程師、律師、教授等。握手禮最為常見,穆斯林人士相見時,常常雙手互握;握手時若免冠,則必須...
重禮和敬老
菲律賓人的姓名分別是教名、母姓首字母、父姓。他們喜稱職銜,如工程師、律師、教授等。握手禮最為常見,穆斯林人士相見時,常常雙手互握;握手時若免冠,則必須用左手捂頭。某些部落,握手禮獨特:與客人握手后,即轉身向后走幾步,意思是說,身后沒有傷人暗器。
菲律賓老人受尊重,年輕人見到年長者,要問候、鞠躬、讓座,有時要吻長輩手背,稱長輩為“博”(大爺)。與長輩說話,要把頭巾摘下放在肩上;姑娘見長輩,吻長輩兩頰。
跟人打交道,若是面無表情或沉默不語,會被認為不懷好意,或不愿與人交往。收受禮物,不可當眾打開。鐘愛茉莉花,視為國花。受西方影響,盛行女士優(yōu)先。貴客來訪,常有年輕女子敬獻茉莉花環(huán)。過重大節(jié)日時,外國女士可能會享被拋撒彩色碎紙的禮遇,那是表示對客人贊美和祝福,就好像是在中國人婚禮上,新郎新娘被親友拋撒彩色亮片一樣。
國服與常服
菲律賓男子的國服叫“巴隆他加祿”,狀似長袖緊身襯衣,一般為絲質,衣長可及臀,領口呈似可扎領帶狀。前領口直到下襟兩側,繡有抽絲鏤空圖案,圖案花紋美觀大方。上世紀50年代初,此款服裝被正式推為菲律賓男子的國服,成為外交場合、慶?;顒雍脱鐣恼蕉Y服。菲律賓女子的國服叫“特爾諾”,是一種圓領短袖連衣裙,其兩袖挺直,兩肩頭高出肩稍許,宛如蝴蝶展翅欲飛,所以也叫“蝴蝶服”。
平時,中上層人士喜歡穿西裝,而普通百姓,男子則多穿白襯衫和西裝褲,女子喜穿無領的連衣裙或沙籠。年輕人喜歡西式皮鞋,老年人仍習慣穿由木頭、麻或草做成的拖鞋。
菲律賓穆斯林男子一般著短外衣和寬大的長褲,圍一條花圍裙作為腰帶。完成麥加朝圣的穆斯林,頭上會圍一條白頭巾或戴一頂白帽子。穆斯林婦女愛穿帶有金屬紐扣的緊身短袖背心,褲子寬大,褲腳緊收;若穿裙子,有時會扎顏色鮮艷的頭巾,戴手鐲、項鏈和耳環(huán)。
飲食和特色
菲律賓人一般以大米、玉米為主食,而在三寶顏等沿海地區(qū),人們習慣以木薯為主食。副食則是各類蔬菜、海鮮、蛋禽及肉類。他們把大米放在瓦缸或竹筒里煮,還喜歡用椰子汁煮木薯、煮飯,然后用香蕉葉包飯。玉米先是曬干,磨成粉,然后做成各種食品。
中上層人士愛吃西餐,并以刀叉進食,而穆斯林群眾和鄉(xiāng)下人慣用右手抓食。名菜有咖喱雞肉、蝦子煮湯、肉類燉蒜、炭烤乳豬等。他們大多不喝牛奶和烈性酒,但愛喝啤酒。
菲律賓盛產(chǎn)熱帶水果,種類很多,有些吃法很特別。如香蕉,可蒸、可炸、可烤,蒸香蕉撒上黑砂糖,頗有芋頭的風味;油炸香蕉條或烤香蕉等小吃,隨處可見。其他如芒果、紅毛丹等,價格便宜,味道鮮美,受到人們喜愛。菲律賓人習慣嚼檳榔,并以此招待客人。
習俗和禁忌
菲律賓家庭講究整潔、干凈,進屋先脫鞋。他們大多數(shù)信奉羅馬天主教,忌諱數(shù)字“13”,認為“13”是兇神,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征,令人極為厭惡。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士忌諱豬,禁食豬肉和使用與豬相關的制品;忌鶴和龜以及這兩種動物的形象。他們還忌紅色,認為紅色是不祥之色。穆斯林不愛吃姜,也不喜歡吃動物內(nèi)臟和腥味大的食品,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,認為左手骯臟、下賤,使用左手是對人的極大不敬。信仰原始宗教的人,相信萬物有靈,崇拜自然神,尤其崇拜鱷魚和鳥類。進門時忌腳踏門檻,認為門檻下住著神靈。我們中國人以唇紅齒白為美,喜歡把牙齒刷得白白的。而在菲律賓,人們卻喜歡把牙齒弄黑,以牙黑為美。平時,他們習慣咀嚼檳榔和煙葉,將自己的牙齒染黑。斗雞是老百姓喜好的娛樂項目。主人會在雞爪上佩戴鋒利的刀片,斗雞廝殺時場面慘烈,直到戰(zhàn)死。
菲律賓人的姓名分別是教名、母姓首字母、父姓。他們喜稱職銜,如工程師、律師、教授等。握手禮最為常見,穆斯林人士相見時,常常雙手互握;握手時若免冠,則必須用左手捂頭。某些部落,握手禮獨特:與客人握手后,即轉身向后走幾步,意思是說,身后沒有傷人暗器。
菲律賓老人受尊重,年輕人見到年長者,要問候、鞠躬、讓座,有時要吻長輩手背,稱長輩為“博”(大爺)。與長輩說話,要把頭巾摘下放在肩上;姑娘見長輩,吻長輩兩頰。
跟人打交道,若是面無表情或沉默不語,會被認為不懷好意,或不愿與人交往。收受禮物,不可當眾打開。鐘愛茉莉花,視為國花。受西方影響,盛行女士優(yōu)先。貴客來訪,常有年輕女子敬獻茉莉花環(huán)。過重大節(jié)日時,外國女士可能會享被拋撒彩色碎紙的禮遇,那是表示對客人贊美和祝福,就好像是在中國人婚禮上,新郎新娘被親友拋撒彩色亮片一樣。
國服與常服
菲律賓男子的國服叫“巴隆他加祿”,狀似長袖緊身襯衣,一般為絲質,衣長可及臀,領口呈似可扎領帶狀。前領口直到下襟兩側,繡有抽絲鏤空圖案,圖案花紋美觀大方。上世紀50年代初,此款服裝被正式推為菲律賓男子的國服,成為外交場合、慶?;顒雍脱鐣恼蕉Y服。菲律賓女子的國服叫“特爾諾”,是一種圓領短袖連衣裙,其兩袖挺直,兩肩頭高出肩稍許,宛如蝴蝶展翅欲飛,所以也叫“蝴蝶服”。
平時,中上層人士喜歡穿西裝,而普通百姓,男子則多穿白襯衫和西裝褲,女子喜穿無領的連衣裙或沙籠。年輕人喜歡西式皮鞋,老年人仍習慣穿由木頭、麻或草做成的拖鞋。
菲律賓穆斯林男子一般著短外衣和寬大的長褲,圍一條花圍裙作為腰帶。完成麥加朝圣的穆斯林,頭上會圍一條白頭巾或戴一頂白帽子。穆斯林婦女愛穿帶有金屬紐扣的緊身短袖背心,褲子寬大,褲腳緊收;若穿裙子,有時會扎顏色鮮艷的頭巾,戴手鐲、項鏈和耳環(huán)。
飲食和特色
菲律賓人一般以大米、玉米為主食,而在三寶顏等沿海地區(qū),人們習慣以木薯為主食。副食則是各類蔬菜、海鮮、蛋禽及肉類。他們把大米放在瓦缸或竹筒里煮,還喜歡用椰子汁煮木薯、煮飯,然后用香蕉葉包飯。玉米先是曬干,磨成粉,然后做成各種食品。
中上層人士愛吃西餐,并以刀叉進食,而穆斯林群眾和鄉(xiāng)下人慣用右手抓食。名菜有咖喱雞肉、蝦子煮湯、肉類燉蒜、炭烤乳豬等。他們大多不喝牛奶和烈性酒,但愛喝啤酒。
菲律賓盛產(chǎn)熱帶水果,種類很多,有些吃法很特別。如香蕉,可蒸、可炸、可烤,蒸香蕉撒上黑砂糖,頗有芋頭的風味;油炸香蕉條或烤香蕉等小吃,隨處可見。其他如芒果、紅毛丹等,價格便宜,味道鮮美,受到人們喜愛。菲律賓人習慣嚼檳榔,并以此招待客人。
習俗和禁忌
菲律賓家庭講究整潔、干凈,進屋先脫鞋。他們大多數(shù)信奉羅馬天主教,忌諱數(shù)字“13”,認為“13”是兇神,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征,令人極為厭惡。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士忌諱豬,禁食豬肉和使用與豬相關的制品;忌鶴和龜以及這兩種動物的形象。他們還忌紅色,認為紅色是不祥之色。穆斯林不愛吃姜,也不喜歡吃動物內(nèi)臟和腥味大的食品,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,認為左手骯臟、下賤,使用左手是對人的極大不敬。信仰原始宗教的人,相信萬物有靈,崇拜自然神,尤其崇拜鱷魚和鳥類。進門時忌腳踏門檻,認為門檻下住著神靈。我們中國人以唇紅齒白為美,喜歡把牙齒刷得白白的。而在菲律賓,人們卻喜歡把牙齒弄黑,以牙黑為美。平時,他們習慣咀嚼檳榔和煙葉,將自己的牙齒染黑。斗雞是老百姓喜好的娛樂項目。主人會在雞爪上佩戴鋒利的刀片,斗雞廝殺時場面慘烈,直到戰(zhàn)死。

- 上一篇:你需要了解的菲律賓習俗禁忌
- 下一篇:菲律賓生活習俗飲食習慣知多少